全國24小時熱線
400-660-1806
美國移民后成為美國人意味著什么?35號州際公路是美國中部一條南北向的公路,攝影師沿著2500多公里的公路對兩旁城鎮的移民做了影像上的記錄和采訪。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們,在組圖中回答了“成為美國人意味著什么”。 一輛輕軌列車駛過明尼阿波利斯的一所信義會教堂。這條新開通的綠色通道連通了圣保羅和明尼阿波利斯這對雙子城,列車沿途穿越了多個族群的聚居區——曾經,這些區域被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和中歐的移民把持,而現在則有來自索馬里、老撾、墨西哥等族裔的家庭在此定居。 Khidar Mehmud與他的弟弟Zakariya,姐姐Kanwal Mehmud,以及姐夫Yasir Farhan在輕軌列車上。“在巴基斯坦,所有人看起來是一樣的,穿著打扮也一樣。”Kanwal說,“在這里,人們來自不同的文化,我喜歡這樣。” 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輕軌鐵路邊規模龐大的河畔廣場公寓大廈。河畔是現在很多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家庭的居住地。他們中的某些家庭曾經歷過難以融入社區的困難時期,尤其是因為美國本土青少年欺凌移民小孩。上世紀60年代,美國移民從基本來自歐洲,變為大部分來自亞太和拉美。 明尼蘇達州杜魯日港旁,一個小男孩看著鳥群飛翔。在杜魯日這一離德克薩斯州拉雷多的墨西哥邊境還有1600英里的地方,移民的數量并不多。但是該鎮鎮長表示,他將歡迎有文化活力的移民入住此地。移民能夠為當地帶來大量的勞動力。 2014年6月19日,不少索馬里裔的年輕人聚集在明尼阿波利斯Brian Coyle中心的索馬里社區聯盟。部分美國人認為,不斷增加的多元族裔,尤其是非白人族裔的移民在改變著美國的社會結構,乃至最終將改變美國的文化結構、文化認同。 東非移民Mohamud Noor在明尼阿波利斯接受了為本地索馬里裔居民服務的電視臺的一次采訪。Noor是在這一美國中西部州正茁壯成長的索馬里社區的領頭人,他正試圖成為第一位在明尼蘇達州立法機關任職的東非移民。 在居住著諸多東非移民的公寓大樓河畔廣場附近,一名來自艾薩俄比亞的婦女(左)和一名來自索馬里的婦女進入明尼阿波利斯的輕軌站。美國種族比例的變化和非白人人口的增長,除了引發某種文化結構的擔憂外,甚至復蘇了白人種族主義,乃至出現了排斥其他種族和民族的行為和政策。 2014年5月22日,奧斯丁,德克薩斯。“白馬”是一家低級夜總會,主要為特加諾群體(居住在德克薩斯的原墨西哥移民)服務。穿行于35號州際公路對于許多移民者而言是他們主要的“美式經歷”。在沿著這條公路大大小小的城鎮里,變革正在醞釀發酵。 Sebastien de la Cruz在圣安東尼奧家中。他在2013年的一場NBA比賽中打扮成墨西哥民間藝人,并演唱了美國國歌。隨后他身陷一場種族歧視的風暴中,遭到許多墨西哥裔美國人的攻擊。在“沙拉碗”中,各族群對保持自己的特色有著敏感性,不愿輕易被同化。 塔爾薩,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警察局反黑組的Sean Larkin中士,他剛剛處理完一起緝毒案件。跨文化傳播研究學者Wendy Leeds-Hurwitz認為“織錦”的比喻是一個美國移民文化的折中方案,這個有關“織錦”的比喻明確地朝向對多元主義的積極肯定。 堪薩斯州威奇托。退休了的體育與鋼琴教師Francene Sharp。“織錦”更強調了美國境內多元文化的融合,將文化個體的個性范圍從“沙拉碗”的過于獨立性進行收縮,收編為一條絲線,作為編織美國這一宏大文化“織錦”貫穿其中而又僅保留某種特定顏色的一部分。 愛荷華州得梅因。生于剛果的Joselyne Mahoro目前正在美國就讀護士學校。“當一個美國人是很不一樣的。”她說,“我還在非洲時,每天只能吃一頓。現在,我想什么時候吃東西都可以。” 2014年6月20日,一艘船在大霧彌漫中離開明尼蘇達州杜魯日港。一場經由35號州際公路,從德克薩斯拉雷多到杜魯日的旅程在此接近尾聲。從“大熔爐”到“沙拉碗”,再到“織錦”,這些美國移民者們改變著自己,也改變著美國,而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來源:New York Times) 加中寰球美國移民EB5王牌項目:http://m.shwangjian88.cn/meiguoyimin/dujiacun/
|